河南省,简称“豫”,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,是我国唯一一个地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,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,豫酒历史文化的厚重是任何省市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。
仰韶文化、老子文化、贾湖文化诞生于此,酿酒“鼻祖”仪狄、杜康均在此造酒,这也使得豫酒从出生开始就含着“金钥匙”。据考古发现,历史上最早的酿酒坊出现在河南省,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。
令人感到遗憾的是,豫酒的发展并不是一路顺风,相反,磨难重重。近几年来,由于体制的束缚,豫酒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行业的平均速度,这使得豫酒巨头们不得不静下心来,思考豫酒到底怎么了?寻找豫酒发展的出路。
现在河南夜市、小酒馆、小饭馆,甚至是当地的婚宴酒席,几乎难寻豫酒“踪迹”,见得最多的却是“外地酒”,因此,河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:“河南连吃席都没人用豫酒了”。
本以为河南好酒虽多,但出名的几乎没有,今天才发现,原来河南还有2大“中国名酒”。曾光荣入榜“中国名酒”行列,销量直逼“汾老大”的河南酒为何现在不受待见了呢?
国色清香——宝丰酒
创造河南的“清香味”
宝丰酒采用传统的“清蒸二次清”的工艺,精选优质高粱、大麦、小麦、豌豆为原料,与汾酒同为清香型白酒,但不同的是宝丰酒采用混合制曲,地缸发酵技术,保证了酒质在发酵过程更加清新纯正。整个酿造过程坚持“清”、“净”二字,酒体清香纯正,丰满协调,清爽又不寡淡。
技术革新,入选中国名酒
经过50余年的发展,宝丰酒在保证传承千年的品质的前提下,坚持创新发展,实现新产品的开发,同时带动了原有产品的升级。
尤其是80年代末期,技术上取得空前突破,酿造出低度清香型白酒,并在全国白酒评选会上被评为“中国名酒”。
借着“名酒”之风,宝丰酒迅速扩大市场,在很难省内拿下了90%的清香型白酒市场,在华中、华北等地也与汾酒展开了市场争夺战,势头一点也不比汾酒低。
重组改制——一代名酒的没落史
1997年,宝丰酒被迫与健力宝联合,本想强强联合,振兴民族品牌,却因为业务差距过大,加上联合之后各种经营问题和定价问题,使得宝丰酒陷入股份危机,落入价格泥潭。再加上后来宝丰酒改为“清香为主,浓香为辅”,原本擅长清香型白酒的宝丰酒成了“蹩脚汉”,浓香不正宗,清香也受到影响。
如今宝丰酒在河南白酒市场上的份额不足3%,曾经的名酒跌落神坛,如今在花架上积灰,不受人待见,实在可惜!
东奔西走,不如喝宋河好酒——宋河粮液
拿下“豫酒一哥”的位置
上世纪90年代,豫酒迎来大好时机,宋河粮液在当时红极一时,1984年被评为河南名酒,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登上“中国名酒”榜单,跟宝丰酒一炮双响。
成功搭上“名酒末班车”的宋河粮液给宋河酒业带来了巨大利润,实现了质的飞跃,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老大。
错失机遇,名酒逐渐没落
白酒市场瞬息万变,适者生存,不适者淘汰,这是宋河粮液的真实写照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,各地白酒与时俱进,席卷各大白酒市场。而宋河粮液依旧“保持初心”,一成不变,内忧外患的宋河粮液没有抓住机遇改制,使得该酒开启了长达8年的低谷期,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雄霸一方的势头了。
仔细剖析这2款“中国名酒”,一款好酒之所以陨落,是酒质不好的原因吗?到也未必!但跟酒厂本身的经营肯定脱不了关系。白酒市场变幻莫测,危机重重,如若不及时补救,只会给好酒积累更多的负面口碑。
除了河南,其他地区还有这样的白酒吗?
当然有!放眼全国各地,类似这样的酒不在少数,像贵州的缘得酒、秉衡的故事,以及四川的全兴大曲等。
“贵州小茅台”——缘得仿台酒
该酒采用酱酒古法“12987”工艺,精选赤水河畔的红缨子糯高粱和优质小麦为原料,耗时1年时间,历经上百道工序,之后还要窖藏5-15年。
刚打开瓶盖,酒香瞬间扑鼻而来,10秒内充斥整个房间,酒液入口,微甜微酸包裹着舌面,让人满口生津,窖香、焦香、花果香随之而来,层层递进,酒液划过喉咙,像化开了的巧克力一样绵柔顺滑,喝完之后,唇齿之间都是浓浓的酒香。
与茅台“同根生”——秉衡的故事
由茅台酒厂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恒兴烧坊倾情打造,原料与工艺均与茅台相同,充满“茅香”风味,在一定程度上,可以说是与茅台“同根生”。
该酒酱香浓郁,入口细腻幽雅,微酸的酒液伴随着浓郁的窖香味,甜度刚好,下喉的时候,柔软顺滑,没有一丝杂味。
“川酒六朵金花”之一——全兴大曲
该酒也曾入选“中国名酒”,被誉为“川酒六朵金花”之一,在四川省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。采用老窖技术发酵,还有本地山泉水的加持,使得该酒酒香醇甜,尾净爽口。
入口浓香明显,醇和连绵,闻香时窖香不是很明显,但入口之后,窖香浓郁,陈味儿也很明显,回味很干净,没有杂味,酒香在唇齿之间缭绕不停。
很多好酒因为转型问题,跟不上时代的发展,危机来临时也没有找好对策,及时补救,错过了发展的好时机,最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,甚是可惜!